近日,郑州市第四十五中学教科室精心组织的全员素能提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本次活动中的数学学科“同课异构”环节,为学校的教学工作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八年级的数学教师朱秀君、付潇涵、许付君、张译云、李斌围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一授课内容,各展风采,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学盛宴。
各显神通:多元教学方法呈现
“同课异构”,顾名思义,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自身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并进行教学。在此次活动中,这五位八年级数学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
朱秀君老师的课堂以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引入。她从学生熟悉的购物场景入手,通过设置不同的消费预算和商品价格条件,引导学生列出不等式组。这种贴近生活的导入方式,让学生们迅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在讲解不等式组的解法时,朱老师运用了数轴这一工具,通过直观的图形展示,让学生清晰地理解了不等式组解集的含义,整个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学生们理解起来毫不费力。
付潇涵老师则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围绕一个特定的不等式组问题展开讨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付老师不断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拓宽了思维视野。最后,付老师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了总结和点评,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许付君老师的课堂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他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出发,逐步推导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在讲解过程中,许老师还通过大量的例题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同时,他还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不等式组进行分类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张译云老师则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演示和视频讲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她的课堂上,不等式组的解集就像一个个跳动的小精灵,在屏幕上清晰地展示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此外,张老师还设计了一些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李斌老师的教学风格严谨而又不失灵活。他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讲解不等式组的应用问题时,李老师鼓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思路,然后再进行点评和指导。
学生受益:知识与能力双提升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不仅让教师们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也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学生们接触到了多种教学风格和方法,拓宽了学习视野。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思考问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他们在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的同时,还培养了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位八年级的学生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感觉数学不再那么枯燥乏味了。不同老师的讲课方式都很有趣,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另一位学生也兴奋地说:“我特别喜欢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和同学们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了。”
郑州市第四十五中学教科室组织的这次数学“同课异构”全员素能提升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它不仅展示了学校教师的教学风采,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方面实现了双提升。相信在学校的不断努力下,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文丨 李斌
审核丨舒晶 石洋
发布丨信息中心